找到相关内容371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

    一个平行的是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从M. 贝拉等人对美国宗教情况的分析中,不难看到,即便在教派林立、各种崇拜纷繁的美国,所谓宗教市场的导向也是在信众的一方,否则,宗教组织就无需变换着花样了。他们发现...

    范丽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4285632.html
  • 弘扬“人间佛教”的精义 提升青年学子之精神品质

    用今天踏踏实实的作为,开拓出尽量顺如人意的未来。“缘起性空”和“因果不空”看似矛盾,如果偏废任何一方,都会走向执着不化或枯寂顽空。反之,如果你两方面都看清了,就能够如俗话所说“既拿得起,又放得下”,能...

    郑晓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5085647.html
  •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

    ,时机则成就佛学之用。太虚法师指出:“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机”是听受佛法的众生,由于众生是在时空中生存的,因而,必然要考虑到地域、时代、众生品类、民族、个体等...

    俞学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0285667.html
  • 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9120185786.html
  • 于僧最高 于山最古——慧远·净土宗

    五十年如一日,息影山林,弘法不倦。若此之徒,难以殚述。他们或长居庐山,收徒创寺,研经弘法,或学成出山,住持一方,张扬净业,为东晋南朝时期庐山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了很大贡献。当时,受慧远影响而追随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583985892.html
  • 洪州禅

    马祖道一门风盛极,弟子众多。《祖堂集》谓,“大师下亲承弟子八十八人,出现于世及隐遁者莫知其数”;《古尊宿语录》及《景德传灯录》称,“师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转化无穷。”概观道一及其弟子之世...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82586236.html
  • 中国西藏的历史沿革

    即位为大汗。同年5月,阿里不哥也到合一批宗亲贵族,在阿勒台住夏之所宣布即大汗位。双方随即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汗位的战争。到1264年7月,阿里不哥一方战败,被迫归降忽必烈。忽必烈坐稳大汗宝座,使他得以摆脱...成为藏族地区掌管一方政教权力的宗教领袖必需的侍从组织。各个万户和千户中,有的万户长和千户长还直接到大都朝见,得到元朝皇帝的封授。藏文史籍习惯上说元代西藏划分为十三个万户,实际上各个万户的设置以及他们和...

    陈庆英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486331.html
  • 从“相”到“象”

    一方。如果两个元素不相往来,或者缺少往来的愿望,从人来说,就是没有交往的欲望、感觉,那么,两者也就成不了对象,缺少“感”的对象因而只能成为“相对”意义上的“象”。中国近现代哲学以“对象”来翻译西方认识论...

    贡华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1886377.html
  • 法统之争——菏泽洪州禅法之考察

    坛经》传宗”确实逐渐背离了南宗禅的心法精神,马祖道一禅风简洁便利,且弟子众多,各为一方宗主,转化无穷。这也就是即使宗密等虽一再强调菏泽才是曹溪正统而批评洪州是旁支,但历史考验的结果却是菏泽千载寂寞而...

    何照清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2187042.html
  • 《高僧传》的史学意义

    南朝梁代人,因此有关江南的记载较详密,而北地则较简略。   4、本传在四部高僧传中居第一位。据慧皎序所述,当时佛教的传记类虽多,然或仅收高逸,或仅录游方,各竞举一方,不通古今,务存一善,不及余行,或有...

    路则权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90387370.html